兩種主流農藥殘留檢測的方法介紹
目前我國使用的各種農藥多達幾百種,常用農藥至少也有幾十種,一些農藥還有多種異構體。中藥材種類繁多,本身成分復雜,農藥品種也復雜,農藥殘留量極低,藥材中農藥的分離和檢測有一定難度。中藥中農藥殘留分析是一門綜合性很強,涉及面很廣的分析學科。農藥殘留分析一般包括生化分析和理化分析法。生化分析法包括酶抑制法和免疫分析法,理化分析法包括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法。儀器分析中主要以色譜法為主,需要有高分辨 目前我國使用的各種農藥多達幾百種,常用農藥至少也有幾十種,一些農藥還有多種異構體。中藥材種類繁多,本身成分復雜,農藥品種也復雜,農藥殘留量極低,藥材中農藥的分離和檢測有一定難度。中藥中農藥殘留分析是一門綜合性很強,涉及面很廣的分析學科。農藥殘留分析一般包括生化分析和理化分析法。生化分析法包括酶抑制法和免疫分析法,理化分析法包括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法。儀器分析中主要以色譜法為主,需要有高分辨、高靈敏的檢測器。
?。?)常用農藥殘留檢測分析方法:薄層色譜法:以固體吸附劑(如硅膠、氧化鋁等)為載體,水為固定相溶劑,流動相一般為有機溶劑所組合的分配型色譜分離分析方法。侯玉華等用薄層色譜法測定蔬菜中的甲胺磷農藥,其不需要特殊設備,方法簡單、快速、直觀,可同時分析多個樣品,但靈敏度較低,近年來使用較少,經常與其他技術聯(lián)用,對樣品被分離的一種或多種成分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液相色譜法是農藥殘留檢測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具有分離速度快、檢測效率高、重復性好的特點,主要分離檢測極性強、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離子型農藥,尤其對不易氣化或受熱易分解的農藥更能顯示出其突出優(yōu)點,如陳美艷等以液相分析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鍵合硅膠柱,分析毗蟲琳在麻黃中的殘留,但它在分析組分比較復雜的樣品時,選擇性和靈敏度不如氣相色譜好。氣相色譜法是目前應用最多的方法,目前,多達70%的農藥殘留量檢測是使用氣相色譜法來進行的。
GC具有操作簡便、分析速度快、分離效能高、靈敏度高、應用范圍廣及可以同時分離分析多種組分等優(yōu)點,廣泛的用于相對分子質量較小,易氣化,氣化后又不發(fā)生分解的農藥殘留的分析,如有機氯、有機磷、擬除蟲菊醋等。如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明黨參種植基地藥材中有機氯農藥殘留量口,用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了中藥材中多種擬除蟲菊醋農藥殘留量。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GC/MS):該方法既具有氣相色譜高分離效能,又具有質譜準確鑒定化合物結構的特點,可達到同時定性定量的檢測目的。用于農藥殘留量檢測工作,特別是應用于農藥代謝物、降解物的檢測和多殘留檢測等具有突出的特點,適用于揮發(fā)和半揮發(fā)性有機殺蟲劑、除草劑等農藥的殘留分析,主要包括有機氯類、有機磷類、有機氮類、氨基甲酸醋類等化合物。采用凝膠滲透色譜(GPe)和rlorissl小柱凈化,以GC/Ms一選擇離子方式,同時檢測107種農藥。
近年來,由于串聯(lián)質譜的發(fā)展及其具有減少干擾物影響!提高儀器精密度的優(yōu)點,Gc一Ms一Ms的聯(lián)用技術已得到了逐步的應用,在進行多農藥殘留檢測時,可以達到飛克水平的靈敏度。
(2)農藥殘留檢測分析的新技術:隨著分析儀器及其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學科不斷用于農藥殘留檢測,分析方法的研究有了迅速的發(fā)展,在食品、農作物、環(huán)境中農藥殘留分析等領域已有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并逐步應用到中藥農藥殘留分析中。超臨界流體色譜(SFc):以超臨界流體作為色譜流動相的超臨界流體色譜,彌補了GC和HPLC各自的不足,已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分離和檢測手段。它可以與大部分GC和HPLC的檢測器相連接,如FID,FPD,NPD以及MS等連用,拓寬了其應用范圍,許多在GC或HPLC上需經過衍生化才能分析的農藥,都可以用SFC直接測定,可以在較低溫度下分析分子質量較大、對熱不穩(wěn)定的化合物和極性較強的化合物。但由于其設備昂貴,限制了廣泛應用。柱切換高效液相技術(CSHPLC):是將固相萃取與現(xiàn)代高效液相技術相結合,利用多通路切換閥,改變進樣閥與色譜柱、色譜柱與色譜柱、色譜柱與檢測器之間的連接關系,從而在特定時間內使兩種或兩種以上流動相以不同流路或走向洗脫不同柱子,以達到多種不同分離目的技術。其集樣品凈化與濃縮及分離測定為一體,樣本不需預處理或預處理大大簡化,可直接進樣分析,克服了樣品預處理復雜繁瑣、費時費力的缺點,顯示出巨大的優(yōu)越性。目前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環(huán)保、農藥殘留監(jiān)測等領域。液相色譜一質譜聯(lián)用技術(LC一Ms):將液相色譜與質譜串聯(lián)成為一個整機使用的檢測技術。現(xiàn)以電噴霧離子源和大氣壓化學電離源等接口技術將液相色譜和質譜連接起來,已成功地用于分析對熱不穩(wěn)定,相對分子質量較大,難以用氣相色譜分析的化合物檢測,具有檢測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定性定量同時進行、結果可靠等優(yōu)點。劉瑩雯等經高效液相色譜分離,以串聯(lián)質譜測定了甲胺磷、乙酞甲胺磷、樂果、敵百蟲、毒死蟀五種常用有機磷農藥的定量分析、對簡單樣品可進行分析前凈化,并具有幾乎通用的多殘留組分分析能力,是一種很有利用價值的高效率、高可靠性分析技術。毛細管電泳(CE)和毛細管區(qū)帶電泳(CZE):CE和CZE特別適合分離常規(guī)液相色譜難以分離的離子性化合物。CE具有操作簡單、分析速度快、運行成本低、柱高效的特點。費新平等用毛細管電泳一安培檢測法對甲基對硫磷、對硫磷、西維因和速滅威農藥殘留進行了測定、叫“黃寶美等用毛細管電泳法測定青菜中敵百蟲的殘留量瞬”CE分離效率高,操作簡便,具有很大靈活性,對許多分離參數(shù),如緩沖液的組成和pH值、毛細管的類型以及使用的電場波形等都可以調節(jié),其測定所需樣品量極少,一般只需幾ML。免疫分析(IA):免疫分析被列為20世紀%年代優(yōu)先研究!開發(fā)和利用的農藥殘留分析技術廊。免疫分析是基于抗原抗體特異性識別和結合反應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可廣泛應用于現(xiàn)場樣品和大量樣品的快速檢測。
但是抗體制備難度較大,由于抗體有特異性,只適用于單一農藥殘留量的檢測分析,不適合應用于多殘留分析,同時免疫分析方法的開發(fā)費用高,開發(fā)時間較長。傳感器技術傳感器法:是將傳感技術與農藥免疫分析技術相結合而建立起來的,可以說它是免疫分析技術的一種延伸或分支,包括生物傳感器和免疫反應傳感器等“在農藥殘留檢測領域中,主要利用農藥對靶標酶(如乙酸膽堿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酶傳感器,利用農藥與特異性抗體相結合的反應特性研制免疫傳感器,用于對相應農藥殘留物進行快速定性定量檢測。用乙酞膽堿酷酶生物傳感器法測定蔬菜水果中有機磷農藥殘留。該方法具有分析樣品的用量少,響應速度快,甚至可以實現(xiàn)在線快速跟蹤分析的優(yōu)點,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分析結果的穩(wěn)定性差、重現(xiàn)性差、使用壽命短和使用成本高。農藥殘留的分析已逐步走向多元化、簡便化、快速化。新的分析方法和技術,特別是在多種類型農藥的多殘留分析、同類型農藥的多殘留分析、新的單個農藥在試樣中的分析以及快速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如食品、農作物中農藥殘留的檢測己成功應用了農藥殘留試紙法、酶片法、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法、農藥多殘留掃描法等快速檢測方法,而這些方法在中藥農藥殘留分析方面還處于探索之中。中藥的農藥殘留問題已嚴重影響中藥國際化發(fā)展和中藥現(xiàn)代化進程,而農藥殘留分析方法作為農藥殘留的檢測手段將在推動中藥國際化發(fā)展和中藥現(xiàn)代化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農藥殘留分析的一些新技術、新方法在中藥中農藥殘留分析中的應用還只處于起步階段,未能完全發(fā)揮其快速、準確、靈敏的檢測作用,因此,要及時借鑒食品、農作物、環(huán)境等領域中農藥殘留分析的新技術、新方法,并使之廣泛應用到中藥中農藥殘留的檢測。高靈敏的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