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面對面丨代謝組學前景廣闊 質譜構建核心平臺
臨床質譜近年來發(fā)展迅猛,許多診斷標志物都是小分子代謝物,表明代謝組學從研究到臨床轉化的路徑更快;與此同時,代謝組學近年來在生命醫(yī)學、植物學、暴露組學等研究中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幾乎每一項多組學研究的卓越成果都離不開代謝組學。在成為熱點的同時,代謝組學研究目前還存在數(shù)據(jù)庫不夠豐富、代謝流方法不夠完善、難以動態(tài)追蹤代謝過程等難點。我們就此些難點,邀請了清華大學代謝與脂質組學平臺主管劉曉蕙博士,給大家分享課題組建立的代謝流、代謝組學的獨特方法,對質譜儀器如何促進平臺建設亦分享了她的經(jīng)驗,希望對廣大網(wǎng)友有幫助。
清華大學代謝與脂質組學平臺主管 劉曉蕙博士 (采訪視頻)
代謝流研究:追本溯源 探索機理
傳統(tǒng)上,通過代謝組學觀察到的信息是代謝產(chǎn)物的靜態(tài)含量,無法追蹤其來源。比如觀察到脂肪酸含量增加,其原因既可能是脂肪酸合成增加,也可能是其降解減慢,而研究者真正想去探究的是其過程,代謝流的研究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總體來說,代謝流分析一般針對特定的代謝通路去研究動態(tài)變化,信息量比較受限;而生物體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網(wǎng)絡,有些信息是無法提前預估判斷的,靶向方法因此受限。基于該難點,劉曉蕙團隊發(fā)揮Orbitrap高分辨質譜儀的特性,建立了一種代謝流的非靶向分析方法,從而大幅提升了分子覆蓋度。同時嘗試將Orbitrap上建立的非靶向方法轉移到TSQ三重四極桿質譜系統(tǒng),利用TSQ的高靈敏度特性覆蓋低豐度的代謝產(chǎn)物。
用TSQ三重四極桿覆蓋低豐度產(chǎn)物,補充非靶向結果
該方法不僅實現(xiàn)了廣譜的代謝產(chǎn)物分子覆蓋度,而且兼顧了靈敏度,可覆蓋近300個低豐度代謝產(chǎn)物,如實現(xiàn)NADPH這種低豐度代謝物的分析。
賽默飛Orbitrap高分辨質譜儀和TSQ三重四極桿質譜系統(tǒng)
質譜核心平臺 助力科學發(fā)現(xiàn)
“質譜是代謝與脂質組學平臺的核心技術,平臺的工作就是結合不同的色譜和質譜技術,完成代謝與脂質組學中各種小分子的定性定量分析。平臺自建立后,參與發(fā)表或支撐的文章達200余篇,由Orbitrap和TSQ作為主力質譜為平臺發(fā)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技術支撐,Orbitrap的高質量分辨率、高質量精確度為鑒定提供了很大幫助。”
清華大學代謝與脂質組學平臺
2022年,清華大學與多單位合作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fā)表兩篇研究論文[1,2],發(fā)現(xiàn)了植物中廣泛存在的兩類新型植物免疫信號分子pRib-ADP/AMP和ADPr-ATP/ADPR,可作為通用的天然免疫分子來抵御多種植物病害,劉曉蕙團隊對上述兩類小分子的鑒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劉曉蕙團隊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一國實驗室合作,利用Orbitrap質譜的高分辨特性,開發(fā)了基于穩(wěn)定同位素的高胰島素-正葡萄糖鉗夾實驗新方法,其成果發(fā)表于Cell Discovery上 [3]。
與賽默飛合作 探索無限可能
代謝組學平臺已成功運行10年,劉曉蕙亦分享了平臺運行的經(jīng)驗心得。首先,需要重視人員的建設和發(fā)展。對于前沿的代謝組學分析平臺,尚難以形成規(guī)范化的SOP流程,更需要個性化的方法開發(fā),因此對于人員的依賴性較大,對于技術人員的要求較高。
其次,平臺的成功運行離不開儀器廠商的技術支持,平臺的主要儀器包括高分辨的Orbitrap IQ-X,Orbitrap QE,Exactive GC Orbitrap,transmit-Orbitrap質譜成像系統(tǒng), TSQ Altis plus 三重四極桿液質聯(lián)用儀等。
展望平臺的未來時劉曉蕙表示:“當前的代謝組學方法尚不夠完善,希望在現(xiàn)有代謝數(shù)據(jù)庫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數(shù)據(jù)庫;此外將發(fā)展深度學習算法來輔助建立一些未知代謝產(chǎn)物的數(shù)據(jù)庫,拓展組學研究深度。平臺還將開展質譜成像、單細胞組學的前沿應用。單細胞的代謝組研究前景廣闊,希望平臺可以盡早開發(fā)出一套成熟的單細胞代謝組解決方案?!?/p>
最后,劉曉蕙表達了對雙方合作的期待:“未來,我們與賽默飛將有更大的合作空間,期望在不久的將來,雙方能夠攜手并進,共同推進科學前沿領域的探索、推進中國科研的發(fā)展”。
劉曉蕙博士與賽默飛Orbitrap質譜儀
參考文獻:
1. Identification and receptor mechanism of TIR-catalyzed small molecules in plant immunity. Science. 2022 Jul 29;377(6605):eabq3297. doi: 10.1126/science.abq3297.
2. TIR-catalyzed ADP-ribosylation reactions produce signaling molecules for plant immunity. Science. 2022 Jul 29;377(6605):eabq8180. doi: 10.1126/science.abq8180.
3. Evaluation of insulin sensitivity by 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s using stable isotope-labeled glucose. Yuanyuan Zhang, Lina Xu, Xiaohui Liu & Yiguo Wang, Cell Discovery volume 4, Article number: 17 (2018)
人物簡介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yè)后,劉曉蕙赴美獲得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學位,期間主要從事基于質譜的蛋白質組學方法開發(fā)研究,后在哈佛醫(yī)學院/布萊根醫(yī)院博士后期間,主要從事質譜影像在臨床中的應用工作。2013年,清華大學建立代謝與脂質組學平臺,劉曉蕙回國并深入?yún)⑴c了平臺的建設過程。